越中友好红色之旅——追寻胡志明主席足迹 越南青年在广西启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 |
![]() |
《阮爱国在香港的案件1931—1933》一书 |
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之际,越南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馆会同驻港越南若干机构在大馆遗址举行了敬献鲜花仪式,缅怀这位越南民族挚爱的伟大领袖。大馆遗址正是胡志明主席于20世纪30年代初曾被殖民当局关押的地方。借此机会,总领事黎德幸向大馆郑重赠送上述书籍。
仪式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举行,越南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黎德幸女士及各机构代表虔诚地向刻有胡志明主席生动回忆的纪念碑献上鲜花,缅怀他革命生涯中最为艰难却也至关重要的一段岁月。
在仪式致辞中,总领事黎德幸回顾了胡志明主席在香港留下的宝贵遗产,并强调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时刻,让旅居香港的越南人共同回顾他伟大的革命历程。她代表驻港越南机构表达了对前辈领导人的崇高敬意,正是他们无惧艰难困苦,率先引领越南民族赢得独立,并强力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打破印度支那乃至全球的殖民统治。自越共于95年前在香港由阮爱国同志代表共产国际指导下,合并三大共产党组织而成立以来,越南已从法属殖民地发展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拥有众多崭新机遇,正与世界强国并肩而行。
黎德幸总领事透露,今年3月底,越南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馆接待了由文化遗产局副局长范定峰同志率领的越南代表团,前来出席在香港举办的博物馆高峰论坛(Museum Summit)。在会见期间,胡志明博物馆馆长武孟河同志向总领事馆赠送了该书。
该书收录了大量资料与图片,分为三部分:“法国殖民当局对阮爱国的追踪与搜捕”、“阮爱国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及案件进展”以及“胡志明主席与卢士比律师一家”。
书中前言写道:“关于香港的这些资料,宛如慢镜头回放,使人们得以凝视胡志明主席充满挑战的艰难人生、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思想与人格、他与民族和时代的联系,以及世界正直之士对他的同情与援助,这些都是对越南民族正义斗争的共鸣与荣誉奖赏。”
据黎德幸总领事介绍,对于在港工作和生活的越南人而言,“囚徒宋文书”、“卢士比律师”、“域多利监狱”等名字并不陌生,但这本书仍如一缕闪耀的阳光,照亮着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连接过去与现在,连结香港与越南。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之际,她将书籍赠予大馆,希望此书能帮助遗址管理方更深入了解域多利监狱及这位著名囚徒——阮爱国(即宋文书,汉名:Sung Man Cho)。
大馆遗址代表钟婉怡女士(Anita Chung)表示,相信此书将为公众提供更多关于胡志明主席的资料,并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越南与香港之间源远流长的特殊关系。她还表示希望未来能访问位于河内的胡志明博物馆,并有机会与该馆领导开展学术研究与专业交流。
香港各相关机构代表在参观大馆内仍原貌保留的囚室时也感触颇深,这些囚室正如胡志明主席在回忆录《边走边讲》中所描述:“囚室的构造一点也不合尺寸!高三尺西(约0.9米),宽才一尺多,长不满两尺,宽度仅够一个人斜躺。墙上仅有一个朦胧的小半月形窗户,被铁条和铁网封死。白天,从那窗户透进的光线也显得怯生生,踌躇不前。”许多人也表示惊讶于曾经“内外皆闷热”的域多利监狱如今已转变为香港重要的文旅参观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生动再现了多个历史时期,不仅反映了香港的历史,也折射出地区乃至全球的历史轨迹。
首次参加敬献胡志明主席纪念碑仪式的党员阮文辉——香港进出口支部成员表示,亲身了解胡志明主席被囚禁在域多利监狱的岁月,使他深感激动,更加理解主席的革命人生及越共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香港成立的历史意义。他表示,当日的献花仪式不仅是对祖国的深情回忆和民族自豪感的唤醒,也唤起了每位越南人无论身在何处的责任意识,继续传承前辈所缔造的宝贵价值,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拥有众多地标与越南共产党成立及胡志明主席革命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如域多利监狱、香港高等法院,以及有关宋文书案件的档案,还有胡志明主席与卢士比律师一家的故事……一个现代化的香港或许已抹去部分物质印记,但胡志明主席在此留下的历史遗产将永载史册,历久弥新。
![]() 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1890年5月19日—2025年5月19日)之际,在中国台湾学习和生活的越南留学生纷纷表达了对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的深切情感与敬仰之情。 |
![]() 在胡志明主席的革命事业中,中国是他停留时间最长,与同志朋友建立了最深厚友谊的地方。 |
文章链接: https://shidai.thoidai.com.vn/detail-article-48502.html
Print©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