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每一处文化遗产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筛选,证明其不朽长存。通过“遗产镜头”,世界友人可以辨认过去和现在的越南民族和越南人的面貌、精神、灵魂、历史深度和文化地位。
按照越南春节习俗,大年初十是“财神日”。在这一天里,人们经常购买金饰,祈求在新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对越南农村人来讲,竹子再熟悉不过了,利用这种乡村原料,他们创造出竹筒烤牛肉,牛肉香与竹香交融,引人食欲。
隆东节又称下田节,是一项具有古老农业仪式性质的宗教活动,标志着新的生产季节的开始,聚集了傣族同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
籍田节再现了“以农为本”的传统,旨在鼓励人们积极推进农业生产。除了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外,碗山籍田节还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劳动的热爱,同时向年青一代教育民族传统文化等。
据统计,宝禄市年均生产约1000吨各类蚕丝,约300万米丝绸,20万余件其他丝绸制品。尽管占越南丝绸产量的80%,获得了 “宝禄丝绸”独家证书,但是宝禄丝绸依然“悄无声息”……
越南美术著名画家最具特色的猫画已证明,绘画的价值不在于与时俱进,而且在审美观点和创作风格;在艺术家对角色及自身的创作灵感来源的同情和尊重。
近段时间,将艺术创新与带有时间的痕迹以及历史、文化、建筑和生活气息等的遗产空间紧密结合,是当前流行的方式,有助于打造新颖且颇具吸引力的河内形象。
仪式上,与会代表共同敲鼓开庙,举行敬香仪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沛顶寺庙会于每年农历正月至三月底举行。
集市被视为阴阳交汇处,帮助活者在心灵上得到释放,精神上得到安稳。 因此,集市并不喧闹,卖者不喊价、买者也不讲价,赶集之人不亮灯,以免灵魂受到惊吓且失去神秘的心灵空间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