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越经商处公使衔参赞:中越经贸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

21:43 | 17/08/2020

中国《国际商报》8月13日刊登中国驻越南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胡锁锦的文章《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战略对接 中越经贸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谨向读者们改文章全文:

中国驻越南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胡锁锦

2020年是中越两国建交70周年。年初,习近平主席与阮富仲主席互致贺电指出,“中越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社会主义邻邦,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建交70年来,特别是1991年双边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取得巨大成就,贸易额从3000多万美元提升到超过1620亿美元,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中越贸易逆势而上,增长14.1%,双边贸易额达797.1亿美元,占中国-东盟贸易总额比重上升至26.6%。近年来,中越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多次互访深入交流,为中越关系引领定向,推动中越经贸合作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不断发展,为稳固两国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合作机制,合力打造三个合作平台

近年来,两国最高领导人互访频发,多次强调要加快两国发展战略对接。2017年5月,时任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访华并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表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赴越出席第25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国事访问期间,与阮富仲总书记共同见证两国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目前两国有关部门正在商谈制定具体的合作规划纲要。两国合作指导委员会、经贸合作委员会等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数十个涉及经贸交流合作的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特别是每年举行的双边国合作指导委员会及隔年举行的经贸合作委员会,对及时落实两国领导人高访共识,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落地,全面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越企业本着平等互利,重视时效、讲究方式、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越南已初步打造了中方企业主导的三大重点合作平台:一是以北部北江省为中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由越南光伏、天合光能、晶澳等10多家企业先后投资约12亿美元建设光伏产业,组件总产能达到8.3个吉瓦,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光伏产品制造基地。二是南部平顺省永新热电中心和茶荣省沿海热电中心打造中国发电制造展示平台,装备了中国设计制造的13台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总功率超过800万千瓦,可有效缓解越南用电紧张状况。双方企业在垃圾发电、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迅速发展。三是一批由中资企业主导或合作投资建设的土地综合开发服务合作平台,包括南部龙江工业园、铃中出口加工区、中部归仁仁会工业区和北部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等工业园区项目,总面积超过1000公顷,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创造就业机会逾15万个。

经过长期努力,中越经贸发展已初步呈现以贸易规模大、投资增长快、承包工程等合作业务稳步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总体格局。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越双边贸易额7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我对越出口473.8亿美元,进口323.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5%和27.5%。2019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为1620亿美元,越南已成为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和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长期为越南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近3000个项目,协议金额近170亿美元,稳居越南前十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对越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近600亿美元,营业额近400亿美元。

联手抗击疫情,稳定产业供应链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造成严重影响。为共同应对挑战,中越两国加强抗疫合作。两国总理互通电话,表明共克时艰、携手抗疫的意愿。两国政府在多双边合作框架内数次共同发表外交和经贸部长联合声明,表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两国充分发挥体制和制度优势,率先在国内较好地控制疫情后,将工作重点迅速转向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复工复产,努力实现控制疫情和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李克强总理与阮春福总理在通话中表示要“共同遏制疫情在本地区蔓延,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地区经济发展”。

商务部钟山部长、海关总署倪岳峰署长也分别与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通话,就疫情背景下双方保持经贸合作正常开展进行沟通。两国政府有关部门、使领馆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及时协调和解决货物口岸通关便利问题,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双方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产业链供应链保持通畅。

与此同时,为加快国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导致的生产经营困难,两国政府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双方企业人员相互入境复工复产。到目前为止,中国驻越使馆已安排超过3000名中方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返回越南,双方正在加紧沟通,为更多中方企业人员尽快返越复工创造便利条件。

面向未来,中越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习俗相通,扩大和深化经贸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两国共有1450公里的边境线,分布着数十对各类口岸及边民互市通道,特别是通过广西(凭祥)-谅山(同登)和云南(河口)-老街(老街)两对国际铁路口岸,越南商品可搭载中欧班列直达中亚和欧洲。双方开展贸易合作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越南是有近1亿人口的东盟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其农副产品、海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中国的工业原材料和轻工业品为越南消费者所需要,两国间已形成相互依存和密切关联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下一步,中越双方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按照“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做好“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对接发展规划,合作推进“五通”建设,促进中越经贸合作不断向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做好两国经贸合作顶层设计,加快“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推进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合作建设。二是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共识,将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强化两国中央到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发挥统筹和指导作用,为加强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保障。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切实解决两国经贸合作中存在和新产生的问题,不断改善彼此营商环境,稳步推动两国相互投资和贸易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新闻

新闻

发挥越中人民论坛成果,巩固双方友谊

发挥越中人民论坛成果,巩固双方友谊

11月25日,在河内,第13届越中人民论坛框架下,越南中央委员会委员、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裴氏明怀会见了参加论坛的各代表团。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从民间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从民间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11月24日,在河内,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式,主题为“越中友谊75周年:构筑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共中央委员黎鸿光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贻星举行了会谈,就内政、法治、反腐及司法改革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应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互信,为巩固两党两国合作及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为落实越南和中国两国高层关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共识,同时贯彻实施《2025年促进越南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分销网络方案》,越南工贸部(国外市场发展司)于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并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11月16日至22日,由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院长杨中意率领的越南代表团赴中国广西访问、工作并参加人工智能深度研修项目。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11月21日至22日,2025年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开幕式暨红河流域中越地方合作对话会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湖太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吸引了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代表以及红河流域沿线中越两国各省、市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参加。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基础上,双方一致同意签署《2025年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宣光省、海防市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工作交流会议备忘录》。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在近日于河内举行的“2025年越中深井、大直径桩及深基础技术国际会议”上,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在实践中已被验证有效的技术成果。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更为越中在地下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越南在未来十年中具有巨大需求的方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