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严惩“产地造假”,中国产品冒充“越南制造”出口之路被封堵
2019年12月27日,越南海关总署在越南首都河内市,举行了“出口货物产地造假防治斗争工作措施和成果专题媒体见面会”,见面会重点介绍了如何防止中国产品假冒“越南制造”借道越南出口,以及把整治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向公众进行了汇报,表明了越南整治“产地造假”的坚定决心。
附图
越南海关总署通关检查局副局长陈孟强发表讲话说:“有时候我们的海关战士要跟违反产地造假禁令的企业鏖战到凌晨一点,弄得企业办事人员都对我们拍桌子。有些违反禁令的企业办事人员对我们的工作极力反对,编出很多理由例如翻译译得不准、需要重新翻译;或者说经理出差不在家等等;总之就是不想在我们开出的违规单证上签字,或者悄悄搬离违规产品,甚至是人员逃离。”
副局长还表示,越南海关与工贸部互相密切配合,严控“产地造假”是严肃认真的执法行为,造假企业企图蒙混过关是越南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之所以有中国产品会冒充“越南制造”出口到欧美,并不是因为“越南制造”是品质的代名词,而是因为巨大的关税差异,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以来,部分中国产品为避免关税造成的价格劣势,不得已而借道越南出口。
这有点类似阳澄湖大闸蟹的玩法,其它地方产的大闸蟹跑去阳澄湖洗个澡,就统统打上了阳澄湖大闸蟹的标签好卖高价;但中国产品去越南洗澡却是为了能卖低价。
目前中国产的太阳能电池、汽车轮胎、开心果、虾子、铝品、钢铁及合成木板等产品,都已经被越南海关列入了重点监控对象。
据越南海关透露,有10个装有自行车的集装箱被平阳海关扣押,产品几乎是100%的从国外进过来,甚至标签都在国外贴好了,只是拉到越南进行组装然后再出口。
更多的服装、鞋帽和手机配件等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却被贴上 Made in Vietnam 的标签出口到世界各地,上述这些货物正被海防、胡志明、平阳和同奈等地海关暂扣调查中。
越南制造,可以是:原产于越南的农产品和资源;最终在越南完工的产品,根据国际HS代码标准,必须至少包括30%越南本地附加值。也就是说,100%海外进口原料,必须在越南新增30%的附加值,才能以越南制造的标签出口。
新闻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共中央委员黎鸿光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贻星举行了会谈,就内政、法治、反腐及司法改革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应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互信,为巩固两党两国合作及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为落实越南和中国两国高层关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共识,同时贯彻实施《2025年促进越南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分销网络方案》,越南工贸部(国外市场发展司)于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并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11月21日至22日,2025年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开幕式暨红河流域中越地方合作对话会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湖太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吸引了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代表以及红河流域沿线中越两国各省、市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参加。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在近日于河内举行的“2025年越中深井、大直径桩及深基础技术国际会议”上,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在实践中已被验证有效的技术成果。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更为越中在地下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越南在未来十年中具有巨大需求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