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智能口岸:拓展边境贸易空间
友谊国际口岸边境旅游与经贸重现活力 清水国际口岸逐步成为越中边境经济走廊战略节点 |
近年来,越中两国在共建“智能口岸”方面的合作已成为重要亮点,有助于解决货物特别是农产品流通中的瓶颈问题。
这不仅是推动双边贸易的切实举措,也体现了两国实现边境管理现代化的决心,符合全面深入的发展趋势。
在 中国,2021年末至2022年初,大量装载 越南水果蔬菜的卡车滞留在通往 中国的口岸,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
面对这种情况,两国高层领导进行了多次通话和直接交流,以寻求解决方案。其中,建设智能口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践表明,在 中国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通关流程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果说以前一辆车需要3-5天才能办完手续,那么现在只需要大约15秒。同步部署的扫码、人脸识别、指纹采集系统,使司机能够快速完成入境手续。
特别是保鲜期短的水果,如在 中国极受欢迎的榴莲,现在可以跨境运输,而不必担心因延误而变质。
![]() |
附图 |
自2023年起,友谊关海关已启用智能检疫系统,帮助 越南和 中国实现整个协作流程的数字化。每辆车的平均等待时间减少3.5小时,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中转装卸。
仅在2024年,通过越中边境口岸通关的车辆数量就达到了创纪录的每天3300辆,是2019年的两倍。
另一个亮点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据此,无人驾驶卡车、智能起重机、5G技术和北斗定位系统已投入使用,使口岸运营基本实现自动化,并逐步实现24小时运行。
这是 中国首个跨境智能口岸模式,取得了实际成效,并正在继续推广。
两国共同推动改革,提高口岸管理能力,不仅缩短了通关时间,也为推动稳定可持续的双边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
自2022年9月 越南鲜榴莲正式获准出口 中国以来, 越南迅速成为重要的供应来源。
2024年,在中国进口的156万吨榴莲中,近一半来自 越南。这生动地证明了智能口岸模式在将 越南农产品推向 中国消费者方面的有效性。
智能口岸的建设和运行不仅解决了农民和进出口企业面临的眼前困难,而且具有战略意义,为越中边境贸易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是两党两国高层领导密切关注和指导的直接成果,体现了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
朱厚东先生,越中友谊货运通道智慧港建设项目副指挥长在接受 越南通讯社驻 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智能口岸的目的是实现货物快速通关,确保货物从南宁到河内及反方向的运输在24小时内完成,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两国之间供应链和生产链的稳定。
未来,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我们预计将现有通关能力提高一倍。
智能口岸将有助于为 越南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物流和国际贸易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两国在边境口岸现代化方面的携手合作展现了共同的战略眼光,不仅促进了贸易,还巩固了政治互信,在边境地区营造了稳定和平的环境,有助于推动越中传统友好关系日益深入、务实和有效发展。
![]() 宣光省清水国际口岸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创下近年来新高。榴莲成为出口亮点,显示中越边境贸易正迎来全面复苏与加速发展阶段。 |
![]()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于6月24日至27日赴中国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此访旨在具体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在建交75周年的背景下,为不断深化和提升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
新闻

越中双方一致同意加强议会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深入发展

中国朋友分享越南国庆80周年的回忆与情谊

承前启后:中国桂林南溪山医院与越南友谊的时代回响

原桂林南溪山医院护士卢静如:难忘的岁月与不变的越中情谊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访问越南:特别重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越中高层会晤:深化战略互信,共促发展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