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瑜先生:在越南播撒善种 构建爱心循环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向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颁发奖状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下属人民援助协调委员会与慈济基金会携手帮助困难群众 |
播撒善种的旅程
1993年,陈大瑜先生首次踏足越南,在一次商务考察中,被这里宁静的风景和质朴、善良的人民深深打动。他回忆说,正是这种淳朴却饱含人情味的生活方式,在他心中播下了长期扎根并为当地社区奉献的渴望。
自2009年起,他正式成为慈济(中国台湾)的志愿者,2016年起担任台湾慈济基金会越南联络处负责人。他分享说,刚上任时,最大的挑战是法律、行政手续以及人道项目的实施方式存在差异。但凭着毅力与信念,他一步步说服了越南职能机关和台北总部,为慈济在越南更有效率的运作打开了大门。
![]() |
陈大瑜先生(左二)向和平省(现为富寿省)的居民发放救灾物资。 |
在他的推动下,慈济实施了一系列切实的人道慈善项目。从2016年6月至今,组织已援助逾134,900个困难家庭,发放近24,000份助学资助,建造50所爱心屋,并组织44,821人次的免费诊疗,总经费超过1000万美元,折合约2,620亿越南盾。
这些项目涵盖奖学金、春节慰问、生活补助和灾害救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部和北部多次台风洪灾中(河静、和平、广平、安沛、老街等),慈济及时提供数万份救援物资。在新冠疫情期间,慈济不仅援助超过16,000个困难家庭,还捐赠医疗设备、呼吸机、制氧机给胡志明市的前线医院。
除了提供紧急援助,慈济也致力于长期关怀和陪伴。慈济每年资助数千名贫困学生,为农村学生提供自行车,并向胡志明市、茶荣省、海阳省等地多所大学和学院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同时,长期为500多户孤寡家庭提供每月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困境,实现自立。
![]() |
陈大瑜先生(左一)在安沛省站奏县(现为老街省站奏乡)向当地居民发放春节慰问品。 |
“对我来说,仁爱不是口号,而是要通过行动体现,给社区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这就是我与慈济在越南播下的善种。”陈大瑜分享道。
爱心循环
在近十年的旅程中,陈大瑜见证了无数改变:贫困学生继续上学,病患获得治疗,许多家庭渡过难关重拾希望。
其中最令他动容的故事,是一位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女孩。自四岁起,她每月都要输血维持生命,父亲因意外瘫痪,母亲以清洁工收入养活两个孩子。多年间,慈济一直陪伴她,资助学费和生活费。
疫情期间,她因并发症被迫切除胰腺,一度绝望想要放弃治疗。但在慈济提供医疗设备并联系优秀医生的帮助下,她逐渐康复。如今,她已能通过网络上大学并兼职线上英语教师,自己支付学费。更重要的是,她表示,如果有一天健康稳定,她希望成为为病患或比自己更困境的人带来希望的人,让爱得以延续。
“在我看来,这是大爱力量最生动的见证:当一个人被扶持起来,他们会把心中的火焰继续传递。这正是慈济所追求的爱的循环。”陈大瑜说。
这种循环不仅体现在个人,还体现在数千名曾获得慈济奖学金的孩子身上。许多人长大后成为志工,重新参与慈善项目,帮助更困苦的人。从“被帮助者”到“帮助他人者”,这正是仁爱种子在社区中发芽、扩散与壮大的过程。
![]() |
陈大瑜先生(左一)向平阳省(现为胡志明市)一所爱心学校的学生赠送书包和学习用品。 |
展望未来,陈大瑜认为,越南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众多。一个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改革强劲,尤其是拥有聪明、勤奋、好学的人力资源的国家,正具备腾飞的基础。对慈济而言,越南人民的仁厚正是组织长期耕耘的理由。
未来,慈济希望与越南外交部、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及相关机构扩大合作,开展更全面的活动:从灾害救援、预防医学、环境教育,到慈善奖学金和人才培养。他坚信,当地智慧与国际经验结合,慈济的力量与越南的潜能将共同闪耀,形成可持续的人道网络,造福社区。
在越南开展活动过程中,慈济和陈大瑜多次获得中央及地方机关的认可。其突出表现包括: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越南红十字会及多个省市授予的表彰,表扬其在减贫、社会保障、灾害救援及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积极贡献。
![]() 值此越南国庆80周年之际,老挝党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老挝和平与团结委员会主席松马·丰沙纳(Sommad Pholsena)向越南和平委员会主席、越共中央委员、原国会副主席汪周刘致贺电。电中,他强调,越南人民取得的成就是老挝的巨大鼓舞,并坚信越老伟大友谊将万古长青。 |
![]() 值八月革命胜利暨九·二国庆80周年之际,作为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朋友与合作伙伴,许多民间组织和个人纷纷向越南党、国家领导人和越南人民致贺信、贺电。 |
新闻

陈大瑜先生:在越南播撒善种 构建爱心循环

老挝国会副主席:越南80年的成就是老挝人民的鼓舞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