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个精彩纷呈的越中人文交流年

21:36 | 27/01/2025

在越中两国人民喜迎传统乙巳蛇年春节暨庆祝越中建交75周年和启动2025越中人文交流年之际,接受本报驻华记者采访时,中国友好人士、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对两国关系近期强劲发展的深刻印象,期待一个活跃、务实、高效的越中人文交流年将助力丰富双边关系内涵,夯实越中各领域合作的民意基础。

原新华社《瞭望》周刊编辑、中越友好人士王枫:中越文化交流的潜力不可限量

中越两国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一路走来,两国人民已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回顾历史,胡志明主席在艰苦卓绝的抗法斗争中于1950年1月14日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国发表声明:随时准备同任何愿意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越南进行合作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即于1950年1月18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同越南建交的国家。75个寒来暑往,中越友谊经受了太多的磨砺和考验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至今高高飘扬的红旗和全面战略伙伴的坚守,正是中越两党两国的坚定信念使然。

原新华社《瞭望》周刊编辑、中越友好人士王枫。
原新华社《瞭望》周刊编辑、中越友好人士王枫。

在中越建交7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缅怀中越两党的伟人毛泽东和胡志明主席,我深感他们和曾与他们共同战斗的老一辈革命先辈,为中越两国人民带来的一切,让我们得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前进中的种种挑战,交出一个个胜利的答卷。

中越两国为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将今年确定为“中越人文交流年”。我感到这是把以往中越民间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文化交流,提升到国家深度合作和人民进一步互通、互信的高度。

文化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相互沟通、了解、理解的桥梁和纽带。中越两国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都深知密切交往是达成共识与合作的基础。中越文化交流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为两国人民在共同抵御殖民侵略、发展两国贸易、繁荣经济、彰显瑰丽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显著的作用。

回到中国43年后再次去越南,我看到的她早已从殖民侵略者炸烂的废墟中倔强地站立起来,建设了令世人惊艳和佩服的城市和乡村,他们的歌声依然那么柔美和铿锵,他们的精神依然是那样的坚韧和昂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习俗和认知,在我的心中凝成一座意志与文化的雕像。

行走在越南的大地上,让我最不能忘怀的是人民对胡志明主席的爱戴与怀念,胡伯伯的人格魅力,已成为越南全体民众共有的精神财富,使得他们能在抗击美帝入侵、争取祖国统一的战争中,在和平年代修复战争创伤、建设美好家园的拼搏中所展现出顽强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干。这种精神的传承,和精神变物质的体现,正是越南人民文化品味的最高境界……

我退休后,很希望能为中越友好做些什么,在两国好友的邀约下,我多次往返中越两国,在用文章报道越南的日新月异、用中文歌词演唱越南民歌、协助加强中越经贸交流等方面做过一些尝试。我也曾收到了越南记者阮友升把中国的唐诗翻译成越南文在首都河内出的书;我的汉语极好的越南朋友傅天放,在河内应邀即席用越语朗诵唐诗,他们积极的行事风格和豪放的诗情展示,管中窥豹地让我看到了中越文化交流的潜力不可限量。

在中越建交75周年的日子里,我坚信中越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号召和推动下,会更加扎实地开展起来,惠及双方各族人民,借以推动相互的进一步认知和默契,并落实在经贸交往、深度旅游、繁荣文化艺术等方面,使中越友好达到有史以来新的高度。

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成汉平:打造更多的民心工程

确定中越人文交流年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和苏林总书记通电话中强调,要加强新闻、文旅、地方、青年各领域交往合作,打造更多的民心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成汉平。
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成汉平。

这是因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民众多交流、多了解,才能真正做到两国友好。两国友好在高层的引领之下,一切要靠老百姓来推动,这才具有实际意义。其次,确定人文交流年,重在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它有利于两国之间的世代友好,共走合作共赢之路,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至于如何推进两国人文交流活动,我认为有多种途径和方式,第一,扩大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

第二,加强青年之间的往来与互动,比如两国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让双方彼此有更多的了解。

第三,扩大旅游合作,让更多的民众走到对方国家,甚至对方家庭,把“同志加兄弟”的历史传承下去。

第四,让更多的越南青年了解中越在历史上携手合作同甘苦、共患难的伟大历程,从而增加对中越关系的理性认知。我认为,像桂林、广州应该是越南青年学生可以去的地方,这里有越南革命的历史,更有中越友好的记载。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越只有世代友好,才能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面临考验和挑战,共同维护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越南问题资深研究专家、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凌德权:发挥媒体的独特作用

首先,文化因素在两国外交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越文化相通,高度相似,也有各自特色,相互交流交融,历史渊源悠久。中国人了解越南文化,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旅游、商品、网络。

越南问题资深研究专家、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凌德权。
越南问题资深研究专家、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凌德权。

官方的作用主要是为两国各部门、各地方、各方面、各渠道带有文化属性的交流铺路搭桥、提供更好的服务。实事求是地说,这项工作,空间很大,大有可为,意义重大。

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1950年1月18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率先宣布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即现在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是越南独立自主外交史上破天荒的标志性事件。中越两党两国确定2025年为中越人文交流年,意义重大深远。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越两国团结友好合作、共谋发展繁荣,基础在于民心相通相亲。我相信,中越两国党和政府一定会携手举办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

作为一个年逾“古来稀”的退休老媒体人,我只说一句心里话,媒体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越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载体。希望在职的媒体朋友更好更多地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中越人文交流发挥独特的助推作用。我期待并乐见中越人文交流年圆满成功。

芒街市:巩固中越边境友谊与合作 芒街市:巩固中越边境友谊与合作

值此庆祝越南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日暨2025年乙巳年新春活动之际,近日,中国东兴市和防城区党政代表团赴越南芒街市看望慰问了市党委、政府和人民。

中国友好人士建议在越中人文交流年加强民间交流 中国友好人士建议在越中人文交流年加强民间交流

值此越南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75周年和“越中人文交流年”之际,中国友好人士林立文(中国援越抗法军事顾问团卫生顾问、原南溪山医院院长林钧才之子)就加强越中民间外交关系接受了《时代》杂志记者的采访。

相关新闻

新闻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从民间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从民间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11月24日,在河内,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式,主题为“越中友谊75周年:构筑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共中央委员黎鸿光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贻星举行了会谈,就内政、法治、反腐及司法改革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应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互信,为巩固两党两国合作及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为落实越南和中国两国高层关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共识,同时贯彻实施《2025年促进越南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分销网络方案》,越南工贸部(国外市场发展司)于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并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11月16日至22日,由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院长杨中意率领的越南代表团赴中国广西访问、工作并参加人工智能深度研修项目。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11月21日至22日,2025年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开幕式暨红河流域中越地方合作对话会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湖太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吸引了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代表以及红河流域沿线中越两国各省、市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参加。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基础上,双方一致同意签署《2025年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宣光省、海防市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工作交流会议备忘录》。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在近日于河内举行的“2025年越中深井、大直径桩及深基础技术国际会议”上,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在实践中已被验证有效的技术成果。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更为越中在地下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越南在未来十年中具有巨大需求的方向。
越中红河流域合作迎新机遇地方往来愈加紧密

越中红河流域合作迎新机遇地方往来愈加紧密

2025年老街红河文化节在甘唐坊盛大开幕,汇集文化、旅游、经贸与体育等多领域活动,充分展示红河流域的历史底蕴与民族魅力。活动成为推动越南与云南深化合作、促进地方交流的重要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