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越中友好关系史上的黄金时代
法国历史学家肯定奠边府大捷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 奠边府大捷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精彩亮相 奠边府大捷70周年海报发行 |
值此越南全国各地纷纷纪念奠边府大捷70周年的气氛中,请读者听当年中国军事顾问团成员讲述在较长时期与其结下不解之缘的国度——越南的故事,讲越中两国军民在抗法时代的亲密感情。
“很小的时候,当时我大概4岁,就听说有一个国家叫越南,在那个国家,有一位领袖,有长长的胡子,叫胡志明。”原重庆市警备区副司令陈知建少将缓缓地跟我们讲起了自己与越南的缘分。他是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陈赓大将的次子,从小到大跟着父亲在军营里度过。
讲到胡伯伯一次突然登门造访,他笑着说:“我从小见过胡志明主席好几次。他突然有一次到我们家里。当时,我爸显得很狼狈,连衣服也没穿,身上只穿条短裤。急急忙忙赶紧穿上衣服迎接胡伯伯。”
陈知建少将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军队与越南的缘分应该从1925年算起,当时胡志明主席任孙中山的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秘书在广州会见了正在黄埔军校学习的陈赓。又过了25年,陈赓大将率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军队抗法。
谈到与越南的缘分,此次访越代表团中的另一位成员——韦国清上将夫人许其倩回忆说,在接到上级派他到越南担任军事顾问的命令后,韦国清高兴地对她说,之前,说要被派去欧洲国家,就怕气候、生活不习惯,现在是派去越南当顾问,越南是与自己故乡关系密切的国家,气候相同,人民生活也差不多,所以他立刻答应了。
许其倩回忆说,后来她曾有机会同韦国清到中南海开会,亲耳听到毛泽东主席说顾问团应好好帮助越南。
她说:“毛主席讲话时,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他说:你们到越南去,议定要像办自己的事情一样,像办自己国家的事情一样做好工作!”
此次访问越南的,除了中国顾问团成员的亲属外,还有几位是顾问团成员。对他们来说,越南已经成为了自己血肉的一部分。
当年顾问团的越南语翻译黄群。 |
当年顾问团的越南语翻译黄群表示,1954年,他只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当时在后方担任翻译,与越南后方军民一起生活的日子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他说:“那个时候,我们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每次前方缴获了法国军供品送到后方来,慰问我们。当时能享用巧克力、香烟、牛肉罐头等,我们都很高兴。奠边府战役打得很艰苦,5月7日,我们听说奠边府战役结束了。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都欢呼起来,做好菜搞联欢、喝酒,庆祝胜利。”
奠边府战役胜利六十年后,中国顾问团成员再次踏上了当年的战场。他们这时说的不只是艰苦的战争,还有两个民族曾经有过的“共理想、心相连”的友好感情,回忆起胡主席、毛主席、陈赓大将、武元甲大将、韦国清上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密友情,回忆起越中友好关系史上那美好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