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婆玉岛——海防市的一个有吸引力、值得探索的旅游目的地

10:00 | 11/06/2023

吉婆岛天高气爽,很适合度假。因此,这里不仅吸引国内游客,还受到国际游客的青睐。
吉婆之美 “下龙湾—吉婆岛联盟倡议”第四次管理委员会会议在越南海防市举行 越南海防市挖掘吉婆岛的旅游潜力

吉婆群岛距海防市约30公里,属于吉海岛县,被誉为大自然赐予海防市的旅游胜地。该群岛有360个大小岛屿,其中,最耀眼的是吉婆岛,又称北部地区的玉岛。到海防旅游,游客不应错过这处体验和探索大自然的宝地。

附图。
附图。

吉婆岛位于兰夏湾(Lan Hạ),毗邻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广宁省),被誉为一块蕴藏着神秘和魅力的“巨大的绿毯”。每到周末,吉婆岛人山人海,游客可以畅游清澈、碧蓝的海水,或躺在细腻的白色沙滩上晒日光浴。

河内游客阮氏玄分享说,这是她和家人第一次来到吉婆岛,对这里很感兴趣。她说:“吉婆风景美丽又丰富多彩。这里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此外,这里的人也非常热情、好客。”

吉婆岛天高气爽,很适合度假。因此,这里不仅吸引国内游客,还受到国际游客的青睐。在吉婆岛,游客可以在原始海滩洗海水澡和潜水;划皮划艇;乘船参观世界最美海湾之一——兰夏湾,探索稀奇的洞穴等。此外,游客还可以租摩托车,自己探索吉婆岛。荷兰游客托马斯表示:“吉婆是一个清静的岛屿,我和家人很喜欢这里的自然风光。对我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越南景点。”

附图。
附图。

探索吉婆岛,不应错过吉婆国家公园。公园位于吉婆镇东北约14公里。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下龙文化遗迹、古越人的遗存等。吉婆国家公园既有海又有森林,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栖息着多种稀有的动植物。这里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也是越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特种用途林。吉婆国家公园栖息着4千多种动植物,其中包括许多特有物种,最突出的有:叶猴、豹纹壁虎、蜘蛛等。此外,还有150多种动植物被列入世界和越南红皮书。除了探索动植物外,游客还可以参加露营活动,特别是穿过森林的长途跋涉(trekking)。

附图。
附图。

德国游客多米尼克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吉婆岛,吉婆群岛的每一个岛屿都很美。这里的海滩又美又自然。这样的风景在欧洲是很稀有的。我还会回来这里度假。”

吉婆群岛以其独特性,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将于今年9月举行的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正式审议将吉婆岛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申请。申遗旨在为后代维护、保存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特殊价值。同时,确定吉婆岛是大自然赐予越南人民的无价之宝。吉婆岛成为世界遗产将有助于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推介和提升越南的形象和地位,吸引生态经济投资。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今年上半年,越南共接待约1070万人次国际游客,同比增长近21%,其中中国游客达270万人次,继续稳居越南第一大入境市场。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据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驻越南代表介绍,香港正成为今夏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希望在夏日享受休闲、娱乐与购物的游客,涵盖众多景点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多项优惠也为游客提供极大便利。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越捷航空于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两座历史名城之间的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空中通道。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面对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越南正加紧推进多项生态修复和环保举措,力求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中国河北省文化旅游推介与交流活动7月3日在河内举行,彰显两国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河北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越中未来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门户,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峨眉山以及国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而越南方面,河内与下龙、宁平、顺化、会安以及胡志明市等地,持续是中国游客首选的热门旅游城市。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政府于3月7日颁布第44/NQ-CP号决议,对12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推动国际游客入境便利化。该举措旨在通过签证政策改革促进旅游业持续增长,并提升国家整体吸引力与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老街省拥有25个民族的文化宝库,通过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育,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该省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转化为经济动力,实现民族团结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