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越南享受秋天气氛 不能错过这5个目的地

00:00 | 21/09/2022

越南被美国著名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誉为今年世界上最浪漫的秋天旅游目的地之一。如果您正在寻找温和的秋季假期,就不能错过想和5个目的地。
越南是法国游客在2023年圣诞节假期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河内——对中国游客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九·二国庆节假期期间: 前往越南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游客有所增长

会安——亚洲最佳文化目的地

在河内欣赏木州柿子
会安。

会安古城拥有1360处遗迹,其中包括1068间古屋、11口古井、38个祠堂、19座佛寺、43座神庙、23个亭、44个特殊级别古墓和1座古桥。连续第四次获得世界旅游大奖(WTA)颁发的亚洲最佳文化目的地称号,遗产城市会安古镇是一年中任何时候的理想目的地。但也许农历八月是感受这片土地典型文化特色的最佳时间。游客将为闪闪发光的美丽灯笼世界中而感觉到喜出望外。千万不要错过在会安放灯笼的机会,为家人和亲人祈求好运。

海阳:昆山-劫泊庙会

在河内欣赏木州柿子
昆山-劫泊庙。

越南海阳省至灵市昆山劫泊遗迹群以具有历史和心灵价值而出名,是越南人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拜佛。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二十日,四面八方游客都会前往海阳省至灵镇昆山-劫泊遗迹区烧香拜佛,沉浸在百年传承的传统庙会中,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古老的节日。

河江省同文- 荞麦花盛开之季

在河内欣赏木州柿子
荞麦花。

秋天,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河江。山脉的黑色被荞麦花的白色和粉红色所取代。多年来,荞麦花已成为岩石高原地区的代表性花卉。从农历九月底到十月底,为期 3 天的荞麦花节将在河江省同文县的许多地区举行,同时也是游客体验少数民族特色娱乐的机会。

宁顺-占族卡特节

在河内欣赏木州柿子
占族卡特节。

在宁顺,游客还可以享受一个精彩的节日,即卡特节。这是宁顺省和平顺省占族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神圣民间节日,也是这里规模最大、人流最多的节日。

节日在占婆历七月初一举行,通常在阳历九月底和十月上旬,为期三天,以表达对民族英雄、祖先和各位国王、神圣的感激之情。节日参与者穿着传统的奥黛,唱着传统的歌曲,随着曲调跳舞。多样的色彩、迷人的音乐和魅力的舞蹈,足以让你爱上这片土地的文化。

南定–神光寺庙会

在河内欣赏木州柿子
神光寺庙会。

神光寺是越南一座保存相当完整的400余年的古寺。据相传,1061年李朝李圣宗时期,这座古寺由空咯禅师在红河边上兴建。游客若是在农历 9 月 8 日至 16 日之间来到南定,将沉浸在纪念空路禅师诞辰的庙会中。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今年上半年,越南共接待约1070万人次国际游客,同比增长近21%,其中中国游客达270万人次,继续稳居越南第一大入境市场。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据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驻越南代表介绍,香港正成为今夏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希望在夏日享受休闲、娱乐与购物的游客,涵盖众多景点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多项优惠也为游客提供极大便利。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越捷航空于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两座历史名城之间的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空中通道。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面对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越南正加紧推进多项生态修复和环保举措,力求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中国河北省文化旅游推介与交流活动7月3日在河内举行,彰显两国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河北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越中未来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门户,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峨眉山以及国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而越南方面,河内与下龙、宁平、顺化、会安以及胡志明市等地,持续是中国游客首选的热门旅游城市。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政府于3月7日颁布第44/NQ-CP号决议,对12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推动国际游客入境便利化。该举措旨在通过签证政策改革促进旅游业持续增长,并提升国家整体吸引力与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老街省拥有25个民族的文化宝库,通过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育,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该省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转化为经济动力,实现民族团结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