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直接对人类生活造成威胁

16:02 | 22/10/2022

为了保护人的健康、力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专家们呼吁应限制造成环境污染的活动,以人和生态为中心。为了实现此目标,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和民众应携手行动起来。
越南与芬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水资源领域展开合作 越南呼吁采取全面措施来应对有关气候和环境挑战 越南大力促进环境外交和气候外交
Bản in : 气候变化直接对人类生活造成威胁 | Vietnam+ (VietnamPlus)
气候变化直接对人类生活造成威胁。

2020年《环保法》和实施细则就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臭氧层、发展碳市场创建了法律框架,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为适应气候变化,越南已主动、积极、负责任、务实和有效参加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

据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的报告,从2013年至今,越南已加入有关气候变化的11项国际条约和协定,如《巴黎协定》、《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到2050年将净排放量降至“零”的承诺、《全球煤电转清洁能源宣言》、越南与丹麦关于适应与减轻气候变化的协定等。

气候变化不仅是潜在危机,而是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威胁。气候变化的严峻后果就在眼前,给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敲响警钟。

气候变化正覆盖和影响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世界上10亿儿童因气候变化的冲击而面临着极高风险,10年来儿童的生活水平未有改善。作为荷兰一家非政府组织的儿童权利组织在有关行使孩子权利的最新报告中提出这一警报。儿童权利指数报告,是儿童权利组织和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数据编纂出来的,以评估各国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方式。

据报告,世界上33%以上的儿童(8.2亿儿童左右)正面临着高温天气,9.2亿儿童面临严重缺水。大约6亿儿童面临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也就是说,几乎每四个儿童就有一个患上这种传染病。儿童权益组织创始人兼董事长马克·杜拉特强调,这份报告对儿童们正承受威胁未来和其基本权利的气候变化敲响警钟。

意大利央行警告称,升温地球可遏制该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发展,其中,农业、旅游业是受到最严重影响的产业。这一研究指出,坐落在易于倒塌、发生洪水之地的企业迎来更多受损的危机。与此同时大学生和劳工也受到高温天气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据此,考试是在高温天气中进行的,其成绩低于在正常天气中进行的考试成绩,或者在空气质量欠佳的条件下会发生更多劳动事故。

今年7月,在意大利北部波河地区——对本国农业产量贡献率为30%之地迎来70年来最严峻旱灾的背景下,该国政府在波河附近地区颁布了紧急状况。上述研究表明,至2100年意大利人均GDP可下降2.8-9.5%。有关旅游业,服务于冬季运动的地区深受影响。据此,由于降雪量下降,前往阿尔卑斯山脉滑雪的游客量随之暴跌,而人工降雪无法弥补自然雪。

世界上80%城市正面临着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风险,诸如:炎热、洪水、旱灾等等。作为国际非盈利组织,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在调查998座城市之后,在《保护人类与地球》报告中公布上述信息。

这份报告指出,30%的城市,起码70%的人口要面临着与气候有关的威胁。67%的城市要面临日益极端的天气风险,50%的城市将于2025年经常承受自然灾害。统计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洪灾已大约造成1700人死亡,飓风“伊恩”席卷美国佛罗里达州时造成100多人死亡。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报告指出,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儿童以及少数社群是最易受损的对象。

为了保护人的健康、力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专家们呼吁应限制造成环境污染的活动,以人和生态为中心。为了实现此目标,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和民众应携手行动起来。

凝聚共识至关重要

在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落实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警告:“我们踏上了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我们的脚踩在了油门上。”今年世界地球日当天,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呼吁国际社会加快气候行动,敦促各国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发达国家必须承认历史排放责任和现实排放责任,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李强认为,当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累计排放和当前人均高排放所致,因此,发达国家必须承担主要责任。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当积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率先进行温室气体强制减排,大幅减少“奢侈性碳排放”,兑现国家自主减排承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援助的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转让气候相关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应向低碳排放国家支付补偿金,从而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可以实现。

“鉴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发力点不同:以中东国家为代表的能源生产国主要面临能源转型、工业转型的重要任务;小岛国家、欠发达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为薄弱,亟需全球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新兴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发挥其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基础,共享现代化建设中的绿色发展经验,推动全球气候合作。”于宏源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而且,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以来,中国始终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相关国际环境法律的制订,履行相关条约准则,对《巴黎协定》形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国家自主贡献”模式等规定作出重大贡献。此外,中国出资20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宣布不再新建海外煤电项目,积极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国际公共产品。

当前,凝聚共识至关重要。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国际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正确选择。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谈判、技术创新、信息共享、资金支持等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同时应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国际合作机制,务实推动全球气候合作。

相关新闻

新闻

体育合作成为东盟与伙伴国构建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支柱

体育合作成为东盟与伙伴国构建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支柱

第8届东盟与日本高级官员体育会议和第4届东盟与中国高级官员体育会议15日在河内开幕。两次会议聚焦体育合作、人才培养与区域团结,为推动东盟与合作伙伴的文化与社会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中国东盟共谋粮食安全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盟共谋粮食安全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双方围绕智慧农业与绿色发展深入交流。大会成果丰硕,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注入新动能,开启区域共赢发展的新篇章。
东盟:以知识产权驱动创新与增长

东盟:以知识产权驱动创新与增长

东盟成员国重申与WIPO合作,致力于通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与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向高价值转型。本次磋商发布了“东盟地理标志数据库”,并讨论了未来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旨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越南在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分享反腐与反洗钱经验

越南在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分享反腐与反洗钱经验

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9月23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聚焦数字时代反洗钱、反腐败和资金追缴。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陈海军在会上分享实践经验,并提出加强法律框架、司法协助与科技应用的合作建议。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多国防长进行会晤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多国防长进行会晤

在出席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间隙,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于9月18日下午分别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上将、老挝国防部长坎良·奥萨宋(Khamlieng Outhakaysone)上将、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西哈(Tea Seiha)大将以及蒙古国防部长巴特卢特·丹巴(Batlut Damba)举行双边会晤。
越南继续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越南继续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
越南重申在中国—东盟建设部长会议上的主动与责任角色

越南重申在中国—东盟建设部长会议上的主动与责任角色

在中国桂林举行的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上,由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祥文率领的越南代表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提出的务实合作建议获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一致赞同与高度评价。
中国—东盟博览会: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支柱

中国—东盟博览会: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支柱

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在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越南企业在中国及区域市场推广产品、寻求投资合作机遇创造了条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