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具有吸引力的海岛生态区和度假天堂

17:00 | 26/08/2022

姑苏风景如诗如画,这里的空气质量位居越南北部首位,居民友善、敦厚、美食特色,的确是游客不可错过的独特目的地。
姑苏岛上的胡主席纪念区 越南姑苏县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越南广宁省姑苏岛县旅游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

姑苏是广宁省东北部的边境岛县,古称长山(Chàng Sơn),古书中还称为“求头”(Cầu Đầu)。

近些年来,广宁省姑苏岛以得天独厚自然优势成为一个理想旅游目的地。来到姑苏岛,游客可放眼欣赏晶莹细白的美丽沙滩,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静静感受美妙绝伦的海滩风光,或者沉浸在蔚蓝清新的海水之中,放飞敞开心怀,尽情享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舒畅。

姑苏岛
姑苏岛

姑苏岛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约有50座大小不同的岛屿,其中姑苏大岛和姑苏小岛拥有最美的海滩和原野风景。

大姑苏岛上仍有原始森林,面积约10公顷。姑苏大岛以辽阔及清澈的大海和天空成为在姑苏群岛中最吸引的岛,被誉为祖国东北海上的一块碧玉。

姑苏小岛距离姑苏大岛不远,从大岛坐小船,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姑苏小岛具有丰富的生态森林系统,总面积为200公顷,其中有很多种珍奇的动物和树木。若想去姑苏小岛游客要到北万港口乘船。船一般早上开行并当天返程。弯曲伸展的白沙与在清澈海水中珑玲的珊瑚礁造成了荒芜美丽的姑苏小岛。

来到姑苏岛不要错过体验爬到玉岛“屋顶”——姑苏海灯塔的机会。爬完72级楼梯游客可到达海灯顶,欣赏岛县全景,给人们带来难忘的情绪和经历。

姑苏岛还拥有无数美丽景色,让人沉迷其中。除了红万海滩、万寨海滩、龙角石滩等被游客津津乐道的景点以外,观海桥和姑苏松林园等有望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热点。

姑苏海区具有许多典型的热带海区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在越南占据高位。其中有珊瑚礁生态系统。这也是海产资源丰富的海域,特别适合龙虾、鲍鱼、海参、海胆、螃蟹、角珊瑚等高价值海产品生长。姑苏旅游优势为海岛生态旅游体验和探索。海水清澈、保留原始的海滩和热带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是姑苏吸引游客的因素之一。

为充分发挥姑苏岛原始之美优势,姑苏县政府积极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打造优质的旅游产品,同时鼓励各家旅行社和餐饮住宿服务单位出台优惠措施、推出新旅游产品。姑苏县政府已确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而将发展经济与解决社会问题连在一起,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的民智及生活水平。

姑苏风景如诗如画,这里的空气质量位居越南北部首位,居民友善、敦厚、美食特色,的确是游客不可错过的独特目的地。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今年上半年,越南共接待约1070万人次国际游客,同比增长近21%,其中中国游客达270万人次,继续稳居越南第一大入境市场。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据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驻越南代表介绍,香港正成为今夏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希望在夏日享受休闲、娱乐与购物的游客,涵盖众多景点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多项优惠也为游客提供极大便利。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越捷航空于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两座历史名城之间的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空中通道。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面对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越南正加紧推进多项生态修复和环保举措,力求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中国河北省文化旅游推介与交流活动7月3日在河内举行,彰显两国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河北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越中未来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门户,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峨眉山以及国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而越南方面,河内与下龙、宁平、顺化、会安以及胡志明市等地,持续是中国游客首选的热门旅游城市。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政府于3月7日颁布第44/NQ-CP号决议,对12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推动国际游客入境便利化。该举措旨在通过签证政策改革促进旅游业持续增长,并提升国家整体吸引力与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老街省拥有25个民族的文化宝库,通过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育,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该省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转化为经济动力,实现民族团结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