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居民缔结友好村屯模式的积极效果

10:00 | 07/06/2021

河江省具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省份特点,多年来一直培育和保持着省内各族人民之间传统的密切关系,特别是通过许多实践模式和活动,与邻国的边境居民缔结友好乡、镇,其中有双方边境居民之间的结对子模式最为凸显。
越南边防部队严打非法入境活动 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为边疆一带而骄傲”——越南边防部队的骄傲 默默守护每一寸国土的边防部队

河江省具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省份特点,多年来一直培育和保持着省内各族人民之间传统的密切关系,特别是通过许多实践模式和活动,与邻国的边境居民缔结友好乡、镇,其中有双方边境居民之间的结对子模式最为凸显。

越南苗旺县的山尾社、新街社和上蓬社与中国富宁县的田蓬镇缔结友好乡镇签订协议
越南苗旺县的山尾社、新街社和上蓬社与中国富宁县的田蓬镇缔结友好乡镇签订协议

根据签订的内容,双边将共同宣传与教育双方人民建立和培养各族之间源远流长的团结友爱优良传统。加强互访并在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方面互相帮助;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互相帮助克服自然灾害,防治森林火灾和疫情防控。定期交流、保存与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培训双方人民严格遵守有关越中陆地边界的三份法律文件;不参与和教唆各类跨境犯罪行为。配合实施河江省与云南省以及文山州和广西百色市签订的跨境劳务输出管理协议,为边境居民在交流、贸易、经商等活动创造条件。

自签订协议以来,边境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安全形势基本保持稳定,边境界碑与边界线体系保持原状;定期组织文化、文艺和体育等交流活动,最为突出有河江省的边境地区如安明县和箐门县在节日、春节同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和马关县等对等乡镇地区组织了排球交流活动。

尤其是双方人民在经济发展上经常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比如在作物种苗、畜类、栽培技术、畜牧业;互助产品销售等。自2014年至今,根据跨境劳务输出管理协议河江省已先后派出了2000多次边境居民到文山州的边境县工作,为减少两国边境地区的剩余自由劳动力和忙季工人的数量调节做出贡献,以确保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

可以说,边境居民缔结模式实用、有效、创新,是河江省人民外交的一个亮点。此模式不仅培养并促进边境地区双方居民的团结和传统友谊,又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并且在新时期按照党与国家的主张和对外开放政策,为建设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Tuyết Mai

相关新闻

新闻

北部湾协定经验为越中未来海上合作提供重要启示

北部湾协定经验为越中未来海上合作提供重要启示

在《越中北部湾划界协定》签署25周年之际,越南与中国学术机构在河内举行对话,回顾谈判历程并探讨未来合作方向。双方强调协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深化海上合作的新倡议。
越中海关加强务实全面合作共同打击走私

越中海关加强务实全面合作共同打击走私

自2025年8月12日至14日,越南海关在胡志明市主持召开了第十七次中-越海关署级执法会晤。两国海关从中央到地方的业务管控单位均派代表出席。
河内儿童手写温情书信寄予长沙军民

河内儿童手写温情书信寄予长沙军民

8月4日,在庆和省,越南海军第四区接收了河内市万保小学学生们亲手写给长沙岛屿军民的数百封信件。此活动旨在纪念越南人民海军首战胜利61周年,并向正在前线守护祖国海岛主权的战士们传递来自首都后方的深情厚谊与精神鼓励。
友谊国际口岸边境旅游与经贸重现活力

友谊国际口岸边境旅游与经贸重现活力

自2025年初以来,通过越南谅山省友谊国际口岸出入境的旅客数量同比增长16%,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越中友谊口岸(越南)与友谊关口岸(中国)间日益活跃的边境旅游与经贸往来需求。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面对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越南正加紧推进多项生态修复和环保举措,力求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斯庄(越南)—申水堂(中国)边民通道恢复开放

斯庄(越南)—申水堂(中国)边民通道恢复开放

为促进边境经济发展、便利群众通行、深化越中传统友谊,经中国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批准,自2025年6月27日起,临时恢复斯庄(越南)—申水堂(中国)通道的人员通行功能。
企业与组织携手共护海洋主权

企业与组织携手共护海洋主权

6月27日上午,越南前国家副主席、武阿丁奖学金基金会主席、“致敬亲爱的黄沙与长沙”俱乐部主任张美华前往位于平顺省藩切市的Lavite股份公司生产工厂参观访问,并向该公司颁发“致敬亲爱的黄沙与长沙”俱乐部集体会员证书
越中警方携手打击跨境犯罪

越中警方携手打击跨境犯罪

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应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的邀请,越南谅山省公安厅禁毒力量代表团对中国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进行了访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