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调整健康码和健康状况声明书受理要求

00:54 | 27/02/2021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十分严峻,国际旅行交叉感染风险较大,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建议您“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

附图

如您确有必要赴华,自2021年2月26日起,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将调整赴华乘客申领健康码和健康状况声明书的受理要求,具体如下:

一、自越赴华人员请选择直飞航班赴华。中国驻越南使馆不为自越出发、经第三国中转赴华乘客审发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申请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时须一并上传下列材料:我馆指定或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登机前48小时内的核酸和血清IgM抗体双阴性证明、机票行程单、在越居留证明(包括签证、暂住证等)。

二、越南疫情较为复杂,请赴华人员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完成检测后进行自我闭环管理,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切勿再安排外出观光、游览、就餐、会友等活动,将旅途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三、赴华人员如已接种新冠疫苗,请将接种凭证(须显示接种人姓名、疫苗品牌、接种日期、出具机构等信息)及核酸检测结果证明、IgM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证明一并上传,使馆将综合考虑审发绿色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二维码。

四、赴华人员如曾确诊患有新冠肺炎,或核酸检测、IgM、IgG抗体检测结果任一项为阳性的,请及时与驻越南使领馆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并结合有关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发放健康码。

五、所有赴华人员应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务必如实申报个人信息,提供真实、有效的检测报告。如被查出故意隐瞒病情、窜改检测证明、不遵守隔离要求或填报虚假信息等情况,将无法获得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触犯法律的,将依法严肃追究个人法律责任。如因个人申报信息错误造成无法审核通过健康码或健康状况声明书、乘机延误等情况,由申请人自行承担后果。

六、目前,越南各机场中转区仍不具备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条件,并仍实行严格的签证及入境限制政策,驻越南使馆再次提醒,从其他国家出发的赴华乘客尽量避免经越南中转。

越南急救电话:

0084-115;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

+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越南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0084-24-39331000;

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0084-908002226;

中国驻岘港总领事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0084-905580010。

相关新闻

新闻

发挥越中人民论坛成果,巩固双方友谊

发挥越中人民论坛成果,巩固双方友谊

11月25日,在河内,第13届越中人民论坛框架下,越南中央委员会委员、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裴氏明怀会见了参加论坛的各代表团。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从民间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从民间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11月24日,在河内,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式,主题为“越中友谊75周年:构筑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中深化反腐与司法改革合作

越共中央委员黎鸿光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贻星举行了会谈,就内政、法治、反腐及司法改革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应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互信,为巩固两党两国合作及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为落实越南和中国两国高层关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共识,同时贯彻实施《2025年促进越南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分销网络方案》,越南工贸部(国外市场发展司)于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并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11月16日至22日,由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院长杨中意率领的越南代表团赴中国广西访问、工作并参加人工智能深度研修项目。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2025开幕

11月21日至22日,2025年红河节—红河流域中越合作周开幕式暨红河流域中越地方合作对话会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湖太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吸引了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代表以及红河流域沿线中越两国各省、市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参加。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基础上,双方一致同意签署《2025年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宣光省、海防市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工作交流会议备忘录》。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在近日于河内举行的“2025年越中深井、大直径桩及深基础技术国际会议”上,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在实践中已被验证有效的技术成果。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更为越中在地下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越南在未来十年中具有巨大需求的方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