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东盟与中国贸易往来仍在增加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活动仍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江苏港口。(图:越通社)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活动仍保持增长势头。
越通社驻北京记者援引了《环球时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吸引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资金。
根据中国驻东盟使团的报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达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76.6%;东盟对中国的投资同比增长6.6%,其中前三大投资国为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文章认为,东盟与中国一直以来十分关注深化双方经贸关系。双方经济互补性较强,共同加入了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ACFTA)已有十年之久。
ACFTA是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前景非常广阔。据新华社报道,东盟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6415亿美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剧烈冲击,中国与东盟发展中市场之间的经济融合程度有望提高。尽管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可能无法保持76%的年均增长率,但由于中国已显示出对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承诺和双方为加强双边关系而作出的努力,包括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双方有望保持了可持续增长势头。
文章认为,根据市场原则,东盟和中国正在寻求更加有效的发展道路。例如,农业是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之一。东盟和中国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助力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迈上更高水平。
新闻

美国、中国、日本继续是越南农林水产品三大出口市场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计划财政司于5月5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达2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7%。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中国和日本,相关部门正协调推进出口政策和国际合作。

越南企业讨论应对“对等关税”冲击的措施
4月18日,越南工商联合会(VCCI)在河内举办“美国对等关税和越南企业的应对措施”研讨会,向企业及时准确地更新美国关税政策,倾听企业、行业协会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看法以及提出符合新形势的应对措施。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2025年4月18日,越中友好协会主席阮黄英在河内会见了由大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凡率领的代表团。双方围绕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并就促进中越企业对接与合作达成积极共识。

越中加强铁路与公路合作共促互联互通
这些跨境交通工程合作文件的签署,为在清水—天保国际口岸区域内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促进越南河江省与中国云南省之间的边境贸易,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员与货物流通需求,推动两地乃至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将民营经济发展方案纳入"四大战略支柱"总体框架中 尽早提交政治局审议
4月14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民营经济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范明政主持召开指导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完善提交政治局审议的民营经济发展方案。

越南加大改革力度 增强吸引外资能力
截至2025年3月31日,越南引进外资总额达近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具体是,今年前3月注册追加资金项目401项次,同比增长44.8%,追加资金达近51.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1倍。

跨境电商合作新机遇
3月14日,越南工贸部与老街省联合举办电子商务发展会议,探讨促进跨境电商合作的政策与措施。越中双方代表围绕海关管理、物流发展、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深入交流,并提出优化贸易通关与深化国际合作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