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调整确诊病亡人员数据 死亡病例数从2579上调至3869
附图
有些人认为这次数据调整仿佛不光彩,但其实这次统计数据修正恰恰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数据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直都是各界关注的焦点。这次疫情初期来势凶猛,影响范围广,监测和确诊难度大,死亡人数统计是所有深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
此次中国政府对死亡统计数据的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初期,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医护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尽管统计数据总体上是可靠的,但客观上也无法排除存在迟报、漏报和误报现象。
特别是早期核酸检测和收治能力不足,有些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未能及时得到医院诊治,因此其死亡并未按照新冠肺炎致死病例上报。
疫情初期也有一些医疗机构未能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实现有效对接,疫情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没有与医疗机构扩容收治进度保持同步。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在疫情防控进入一定阶段后,当整个防控体系有充足渠道和系统保障之后,对初期死亡统计数据的修正只是时间问题。
对死亡统计数据的调整也是疫情初期当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的佐证。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救治病患之中。
我们对于这次数据的修正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很多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发回的报道充分证明,不仅当地民众,而且当地政府和医疗工作者对于初期死亡统计数据的局限性都有客观的认识。
中国政府对公众高度负责,对统计数据精益求精。这次看似“迟到”的调整,其实恰是中国政府及时、专业和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秉持的公开透明原则的佐证。
修正死亡人数统计数据是专业的数据统计过程的需要,也是更加真实完整地呈现此次疫情给公共卫生带来的严重威胁的必然要求。
我们坚决反对那些给这次正常的统计数据修正扣上“恶意隐瞒”帽子的人。中国政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切断疫情的国内传播渠道,其制度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个关键因素是作为决策依据的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这次数据调整将为今后更加精准的疫情防控部署提供决策参考,也标志着疫情统计数据将全面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这些都将成为中国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的强大保障。
在数据调整后,此次疫情在中国造成的死亡率依然是世界上主要疫区最低的。这来自于中国人民,尤其是武汉民众,付出的巨大的牺牲。
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为国际科学界和国际社会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每一个被这次疫情夺走生命的同胞都是我们哀悼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