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青年在中国重庆的红色之旅:以青春之力加深友谊纽带 德国越南青年学生足球赛:凝聚社群,闪耀青春 |
![]() |
越南青年代表团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
此次活动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VUFO)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举办,旨在纪念越中建交75周年暨“越中人文交流年”,目标是巩固传统友谊、加强两国青年一代之间的学习与互动。
![]() |
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精神的重要摇篮之一 |
在活动期间,越南青年代表团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胡志明主席在重庆的旧居、歌乐山烈士陵园以及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地。每一处参观都让青年们深切体会到对前辈的崇敬与对革命精神遗产的传承责任。
在越中青年对话论坛上,来自两国的代表共同回顾了越中友谊的历史征程,探讨当下合作,并展望未来愿景。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讲师刘正印博士指出:“要做历史的学习者,不能让这些红色精神财富沉睡在书本里;要做交流的践行者, 将先辈们的革命豪情转化为我们共同应对未来挑战的创新活力。”他认为,“红色基因”——象征着坚定信念与革命精神——正是贯穿越中两国在共同奋斗、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纽带。
![]() |
越南青年代表团参观重庆胡志明主席居室 |
越南军事历史博物馆干部范登俊灵在发言中回顾了两国并肩作战的团结精神,特别提到“越中双籍将军”阮山——唯一一位获中国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军官。他透露,今年12月,越南军事历史博物馆将落成“中国军事专家雕像群”,以表达对中国朋友在抗战时期给予宝贵支持的感激之情。
青年合作与交流的创新活力
![]() |
参观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
中国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代表介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项目中,青年人才占比高达65%,为越中两国在物流、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从2016年重庆—河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到2017年铁海联运班列,再到2018年双向货运专列,越中物流网络不断拓展,彰显了青年群体在开放与创新中的力量。
从学术角度看,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的阮氏秋玄博士指出,越中两国在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诸如2009年中国援建的A15号宿舍楼,以及胡志明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合作项目,都是两国学术界搭建“知识之桥”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诸如“越中文化知识竞赛”、“2025海防连心桥”、全国中文演讲比赛、中南—西原地区中文歌会等活动,已通过语言、音乐与文化的力量,进一步传播友谊之声。
青年——数字时代的先锋力量
![]() |
红岩干部学院的学习和研究活动 |
面向未来,越南新闻与宣传学院团委潘黄琼书记提出,应以“道德—智慧—对话”为三大支柱,共建互信空间,并倡议设立“越中青年政策实验室”、“数字化联合编辑部”、“学生学术大使网络”等项目。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可持续能源也被视为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越中传媒合作亟需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多位代表强调,应发挥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的作用,传播积极信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情感连接。短视频平台、线上互动节目以及双语传播项目,正成为让两国青年彼此了解的重要桥梁。
中国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代表表示,现代传媒应成为“务实合作的放大器”和“友谊之桥”。他呼吁越中青年以智慧与创造力,深入理解两国文化,掌握数字技术,创作更多积极内容,参与媒体传播、交流活动及纪录片制作,成为在数字空间中共同讲述越中友谊故事的“黄金拍档”。
![]() |
越南代表团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合影留念 |
“红色之旅”虽已落幕,但留在每位青年代表心中的,是自豪、情谊与担当。从革命历史到数字时代,越中青年正以智慧、团结与共同发展的愿景,续写友谊新篇章,开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 10月16日上午,“越南青年来华红色研学之旅”结业仪式暨证书颁发仪式在重庆市举行。 |
![]() 10月16日上午,在越南青年赴华“红色研学之旅”活动框架内,越中青年对话会在中国重庆举行,来自两国的众多代表与青年积极参加。 |
文章链接: https://shidai.thoidai.com.vn/detail-article-49250.html
Print©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