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保护儿童的新战场

08:02 | 13/08/2025 Print
保护儿童的网络安全并非新课题,但近期接连发生的“网络绑架”“虚拟绑架”(virtual kidnapping)以及“网络诱骗”(online enticement)案件,再次敲响了警钟。这些手段正成为攻击儿童心理的精密武器,利用儿童保护的漏洞进行诱骗,服务于犯罪行为。因此,当下保护儿童的网络安全,核心依然是来自每个家庭的责任。
VNHELP援助天平孤儿院的孤残儿童 超过100名广治省残疾儿童获免费手术
网络空间——保护儿童的新战场
网络空间——保护儿童的新战场

近日,舆论为一起案件感到震惊与担忧——一名13岁的女孩在河内擅自离家,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听信一名自称拥有越南—柬埔寨—中国三重国籍的网友之言,南下千里前往胡志明市,准备“去柬埔寨旅游”。在父母的爱与执法力量的及时介入下,女孩在神秘失踪数日后安全回到家中,但仍留下了对其轻信、天真的痛惜。

故事的开端是网络上的几场在线游戏,这名13岁的女孩结识了一位昵称为“黄英”的玩家。不久之后,两人转到 Facebook 上聊天,并保持了一年多的频繁联系。这位网友经常发消息关心、问候,使女孩逐渐产生信任。在此期间,女孩使用手机、玩游戏、交网友,完全无人监督。当网友转账给她购买新手机、长途汽车票及路费时,她便决定擅自离家。

与家人找回她时的激动形成对比,女孩显得无忧无虑,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或许在她稚嫩的心智中,从河内独自前往胡志明市,只是一场冒险旅行,她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她能够独自跨越数千公里而未被家人察觉,反映出父母在关心与陪伴上的缺位。

如今,网络空间不仅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潜藏着对儿童难以预料的巨大风险,尤其在缺乏家庭与社区严密监管的情况下,虚拟绑架等针对儿童的手法有上升趋势。许多孩子通过网络结交朋友,逐渐被操控心理、取得信任,从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录影、向家人勒索,甚至被迫安装 Zoom 应用、被隔离在酒店,家人则被要求支付赎金。

社会学者分析指出,如今不少孩子更愿意与网络陌生人分享,而不是向父母倾诉,这正是保护上的漏洞。除虚拟绑架外,诱骗儿童进行性行为(grooming)以及性勒索(sextortion)案件也在增加。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111儿童保护热线 2022 年的调查显示,2%的12至17岁儿童曾被要求进行不情愿的性聊天,1%被要求分享裸照或视频,8%收到不雅评论,5%收到不愿看到的敏感图片,共有1,500通电话拨打至111热线请求介入,其中419通涉及网络环境下的侵害举报。

为保护儿童网络安全,一些地方已成立特别工作组,接收报告、追踪线索、迅速解救受害者。有关部门还向公众提供不法分子的行为特征、诱骗伎俩,并与学校、家长协作,指导儿童安全使用互联网,提供热线电话。然而,最核心的仍是来自父母和家庭成员的陪伴、关爱与倾听。

儿童需要一种开放与信任的交流氛围,能够毫无顾虑地分享,不因谈及网络经历而担心被责骂或评判。因此,父母应成为孩子的伙伴与引路人,不仅合理监管孩子的社交媒体账户,还应教他们如何核实信息、确认好友账号身份、识别心理威胁、拒绝网络陌生人的要求。尤其在青春期,孩子需要一个被理解与分享愿望、情感的空间,甚至在他们表达想要“活得不一样”时,父母应关心、倾听,而不是忽视或训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网络空间始终是“双刃剑”:它既能让孩子交流与成长,也可能成为精密犯罪的战场。家庭需巧妙地将爱与教育、引导结合,让孩子感到分享是安全的。唯有共同行动——教育与引导并行,我们才能筑起牢固的堡垒,保护儿童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

越中少儿交流活动在越南驻华大使馆举行 越中少儿交流活动在越南驻华大使馆举行

8月6日,越南驻华大使馆与来自中国各地的中国少年儿童代表团举行了交流活动。该活动是由中国香港中外新闻社主办的“见证友谊”框架内的一部分。越南驻华大使馆干部子女也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

成立‘儿童数字内容创意网络’ 成立‘儿童数字内容创意网络’

8月4日下午,在河内,越南数字内容创意联盟(DCCA)与世界宣明会越南办事处(World Vision Vietnam)正式联合推出儿童数字内容创意网络(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Network for Children - DCCC),旨在连接、支持、发展和传播积极、安全、人文的儿童数字内容创意倡议。

©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