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路》——纪念越中建交75周年纪录片 越中青年媒体人交流会在河内举行 |
魏先生,您多次参与越中人文外交活动,如越中人民论坛、参访胡志明主席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的红色遗址等。您如何评价这些活动的意义?其中哪些活动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越两国“山连山、水连水”,文化相近,具备天然的人文交流便利条件。近年来,中越青年友好会见、中越人民论坛、媒体交流、记者互访、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边境友好往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拓展两国交流渠道,持续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强调:“中越友好的基础在人民,未来在青年。”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1950年1月18日—2025年1月18日),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我相信,习近平总书记即将对越南进行的国事访问,也将进一步推动中越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
![]() |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越南语部主任魏为 |
对于我个人而言,2024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我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人文交流活动。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青年报》、越南国家电视台(VTV)于2024年10月联合举办的“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活动。
该活动选派10名越南青年代表与10名中国青年代表,在纪念胡志明主席赴广州从事革命活动100周年之际,赴广东省广州市和东莞市进行友好交流并录制节目。特别是在广州市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纪念地举行的启动仪式庄重而感人,令人动容。
在广州交流期间,交流团前往祭拜越南革命志士范鸿泰墓,参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黄埔军校等地,深入了解中越两国深厚的革命友谊;在南越王博物馆中感受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广州塔、珠江等地体验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面貌。
交流团还参观了正在举办的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了解中越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所取得的丰硕经贸合作成果;在东莞市,访问高科技企业以及中越合作代表性企业,亲身感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及其为周边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我也亲眼见证了中越两国青年之间的蓬勃朝气与深厚情谊。
您认为,两国媒体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推动越中民间交流,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越中人文交流年”?
首先,媒体应在中越人文交流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媒体可通过新闻报道、纪录片、综艺节目等形式,跨越国界传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与价值观,帮助大众缩小文化差距。
从早年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到如今的《舌尖上的中国》等影视节目,帮助越南观众了解当代中国文化与生活。与此同时,越南的《See Tình》、“芝芙”等流行文化现象也逐渐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收获大批中国“粉丝”。中国观众也在积极了解现代越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其次,媒体应主动开展联合采访、联合报道、联合内容制作等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越南通讯社、《时代》杂志等媒体合作,组织记者赴北京、广东、重庆、新疆、四川、湖北、广西、海南等地采访,向越南观众展示新时代的中国。
同时,我们也与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越南社会科学院、越南新闻宣传学院、越南奥委会等机构开展媒体合作,推动中越人文交流不断拓展新形式。
媒体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塑造者,应在增进理解、传递文化、融合创新中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也将联合越南各界,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助力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请您分享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更深入、更加务实有效的建议。
我认为,要推动中越人文交流真正走深走实,首先要加强高层次合作共识的落实与具体化。
其次,要保持人文交流合作的热度,拓展交流领域。一方面要发挥边境地区的交流平台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国家层面的综合合作战略。
第三,应通过人文交流活动,发掘并传播中越友好故事,加强宣传工作,深化并焕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谢谢您!
![]() 中国香港立法会议员、金融专家李惟宏(Robert Lee)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了越南的营商环境,他认为,越南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无论从经济增长还是金融领域来看,都有香港企业前来投资与经营合作,并受到越南的欢迎。 |
![]() 越南与中国重庆企业对接会于4月11日在河内举行,为两国企业开启了实质性合作的机会。 |
文章链接: https://shidai.thoidai.com.vn/detail-article-48276.html
Print©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