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在国际记者眼中是朴实、亲近和宽容的印象

09:00 | 20/05/2023 Print
朴实、亲近、宽容和擅长外语——这是外国记者对胡志明主席的印象。
在胡志明主席遗迹区举行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越南的成就源于胡志明主席不朽的遗产 广泛宣传关于胡志明主席生平、事业、思想和革命道德榜样
印度尼西亚记者Amarzan Loebis
印度尼西亚记者Amarzan Loebis

印度记者Sandip Hor

在接受《越南时代》记者采访时,印度记者Sandip Hor说:“我在 19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高中毕业时就知道越南和胡志明主席。那时候,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各道路挂了许多胡志明主席和其他革命领袖的海报。

我还很清楚地记得海报上那个银胡子的胡伯伯的形象。胡志明一生为人民为祖国献身。这就是为什么越南人称他为胡伯伯的原因。对我个人来说,胡志明就像一个伯伯一样亲近。

2006年我第一次来越南,有机会参观胡志明主席陵墓。参观胡志明主席的高脚屋,最让我佩服的是他非常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住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几乎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台小收音机。餐厅也很简单。虽然隔壁就是宽敞的主席府,但胡志明还是像他的性格一样,选住在一个简陋房子里。

印度尼西亚记者Amarzan Loebis

印度尼西亚记者Amarzan Loebis
印度尼西亚记者Amarzan Loebis

1964 年,我在胡伯伯和一团5 名印度尼西亚记者会面上认识了“Paman Ho” (胡伯伯,印度尼西亚人民对胡志明主席的亲切称呼)。会面在主席府旁边一座舒适的小房子里举行。我记得胡伯伯的秘书说他抱歉没能准时到达。

一位部长的妻子刚刚分娩,胡伯伯去医院探望了她。当那位部长夫妇结婚时,胡伯伯不能出席,便答应在他们生第一个孩子时会去看望。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胡伯伯一直信守诺言。

会面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与媒体和领导人之间的其他紧张会议截然不同。胡伯伯彬彬有礼,大方得体,让我们觉得无拘无束。我记得,胡伯伯英语说得很流利,没有用翻译官。后来我才知道胡伯伯还会说很多其他语言。

胡伯伯还不忘问候“Bung Karno” (加诺伯伯,印度尼西亚人民对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称呼)的身体状况。他主动和记者团成员交谈。看我是最小的,他就问我是否抽烟,结婚了没。胡伯伯还说,有两件事年轻人不应该向他学习:抽烟和不结婚。

澳大利亚记者Wilfred Burchett

Wilfred Burchett(左)与胡伯伯见过多次面
Wilfred Burchett(左)与胡伯伯见过多次面

关于1954 年在奠边府战役前夕与胡志明主席在太原会面的记录——摘自《北纬 17 度线》一书。

很难相信,就在抵达几个小时后,我们就与这位传奇的革命领袖面对面就座。他坐在那里,那张绝对温柔脸庞,一双乌黑、深邃、闪闪发光的眼睛,稀疏的胡子——那是我们多年前在图片上看到的脸。

他突然从漆黑的森林中出现,肩上披着一件大衣。他脚步轻快,手里拿着一根长竹棍,宽阔高额头上戴着一顶遮阳帽。他让我们感到十分放松。他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然后和我的意大利同事说了几句意大利语。

我的第一感觉是亲近、温暖和朴实。胡志明主席一开始就让大家感到很舒服。他可以用简单的词语和手势解释复杂的问题。

娜娜

©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