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
* 源自尊师重道的传统道理
根据昔日长辈的观念,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还应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老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中备受尊敬,俗语“一字为师,半字为师”就强调了老师的重要地位。老师总是与父母并行,老师像渡船夫一样,将一代代人渡过“知识之河”。因此,新年的前三天不可忽略拜访老师之事。长久以来,大年初三一直被称为“向老师拜年之日”。
已故汉喃研究家林江表示,古书中记载道,“向老师拜年”不仅是向教书写字、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拜年,而且还是向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拜年。“向老师拜年”具备特别重要的意义,体现着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昔日“向老师拜年”的礼物虽然很简单,但富有饮水思源和尊师重道的传统意义。为大官之人会送给老师一盘糯米、阉公鸡、烤猪、各种美味佳肴。有的人春节期间则是带自己的子孙向老师拜年,希望老师教他们明辨是非、不走歧途。就算是官员和将军,春节期间也会向老师拜年,体现尊师重道的道理。大年初三,学生们不分年龄、职务都聚集在老师家,最具威信之人代表大家向老师拜年,祝老师新年健康长寿。因此,“初三向老师拜年”也被写入诗歌中,弘扬越南传统文化之美。
* 永远崇高神圣的师生之情
令人欣喜的是,在当前的现代生活中,师生之间的生活习惯虽不尽相同,但是“初三向老师拜年”这一美好习俗仍得到继承和发扬。
新年的头几天,师生聚首,聆听老师的教导,回想以往的岁月。远离家乡的学生可以写贺年卡或打电话给曾经的老师。
可以说,不管去哪、在哪工作、担任哪个职务,“初三向老师拜年”的美俗仍被越南历代人民铭记于心。尽管有些人利用送昂贵礼物贿赂老师,买分数、买文凭,或将此视为升值的“梯子”。但令人庆幸的是,上述消极现象已十分少见。
新春又至,师生汇聚一堂的日子即将来临,让我们在春节期间少喝点喝酒、少抽点烟,精神抖擞地向老师拜年,让文化之美永远留传,让师生之情永远崇高神圣。
(来源: 越共电子报)
文章链接: https://shidai.thoidai.com.vn/detail-article-14403.html
Print©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